德国工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德国的分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首都柏林同样如此。但是根据占领协议,当时德国还是统一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盟国管制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德国人民迫切要求结束占领,建立独立的统一国家,但是由于东西方冷战的爆发,使德国的统一产生了障碍。首先在1947年1月1日,美英为了加强对德国占领区的管理,也为了增强对德国事务的影响力,把两国占领区合并,以此逼迫法国也被迫同意合并占领区,这样在1948年春首先组成了面积超过苏联占领区的“三占区”。随后,不顾苏联的反对和警告,在1948年2月由美英牵头在伦敦举行筹备建立西德政府的六国会议。
为此,苏联政府采取了对抗措施,斯大林也以合并占领区的要求,提出要合并柏林,遭到拒绝后,开始限制西方人前往东柏林,并从四月一日开始了为期十天的陆地交通限制,由于西方合并占领区的同时,不愿和苏联合并占领区,同时也阻挠苏联占领区的民主人士提出的实现德国统一的要求,并且西方三国在1947年通过"法兰克福文件"开始了单独立法过程,事实上已经造成了在意识形态上的两个对立德国的形成。而在1948年6月西方开始废除德国当时的单一货币,在西方占领区发行新的货币,则被看作实际上德国分裂的开始,经济上的分裂加速了政治分裂。在西方对西柏林也开始实行货币改革的时候,为了避免大量作废的原货币流入苏联占领区,苏联政府一面也宣布发行新的货币,同时下令对柏林进行封锁,这是苏联对西方破坏四国占领协议,单方面合并占领区后,要求合并柏林而封锁柏林十天后进行的第二次封锁,这次封锁长达十一个月,尽管期间苏联同意向柏林居民恢复供水、供电,但是美英借机大造反苏舆论,并派战略轰炸机携带核武器进驻德国和英国,这是战后冷战的一个高潮,美英也开始封锁对苏联占领区的煤炭、钢铁等物资、原材料的运输,德国的分裂成为事实。
1949年初,苏联主动提出解决柏林危机,4月美英法三国排除苏联单独制订《占领法规》,规定西德建立后保留占领军,设立对德国议会立法有否决权的三国委员会。5月5日苏联与三国签订和平解决柏林危机的协议,但是并没有得到西方合作响应,在5月8日,西德议会还是单独通过了临时宪法,5月12日苏联解除封锁柏林,几乎同时,三国军事长官批准临时宪法。5月23日,联邦德国(西德)宣告成立,首都波恩。在西方首先分裂德国,建立统一德国无望的情况下,苏联在他们的占领区也单独建国,10月7日,民主德国(东德)建立,首都柏林。德国分裂的局面最终形成了,德国分裂是西方与苏联对抗的结果,责任主要是在西方,苏联为保证德国统一尽了最大努力,在1952年斯大林就提出了关于实现德国统一的要求,但是同样没有得到西方的响应,直到1955年西德加入北约前,西德实际上依然处于被美英法占领的状态下,始终受《占领法规》的限制。
二、“摩根索计划”
1944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小亨利摩根索提出处理战后德国的方案,称“摩根索计划”。计划设想在政治上肢解德国,经济上削弱德国,强调剥夺德国的工业,使它成为农牧国家。计划遭到美国国务卿的反对,他认为肢解、削弱德国有利于苏联,不利于美国。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确定了处置德国的政治、经济原则。根据"波茨坦会议"精神,苏美英法四国管制德国的经济原则主要是消灭垄断组织和限制工业发展消除军事潜力等。
1946 年3月,盟国管制委员会通过了“限制工业计划”,规定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要降低到1938年水平的50-55%,全国生活水平降低到1932年的水平。该规定把德国工业分为三类:造船业、飞机制造业、无线电器材制造业、轴承制造业、重型机床制造业、拖拉机制造业、合成燃料生产、丁钠橡胶等14 项可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工业要予以禁止;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电气工业和汽车工业等12 项能够用于军事但基本上还是民用的工业要加以限制;没有任何军事意义的工业则听任自由发展。当时西方国家尽管已放弃了“摩根索计划”,但仍然希望出现“一个强大的欧洲,一个虚弱的德国”的局面。根据“限制工业计划”的规定,西方占领区预计要拆除1800个工厂企业。
三、西方"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桥头堡
随着美苏冷战的兴起,西方国家的对德政策略有转变,为了将西部德国改造成“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桥头堡,他们开始停止削弱西占区的政策。1947 年8月,美英两国发表“修正的工业限制计划”,规定允许两国占领区的工业水平提高约1/3-2/5,使其允许的工业生产能力达到1938年水平的70-75%。与此同时,两国开始调整占领区的经济政策,重点恢复基础工业的生产能力。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从1947 年起西方占领区的经济状况开始有所好转。如以1936 年德国工业生产指数为100,1946 年美、英、法占领区的指数分别为41、34、36,而苏占区为44,到1949年,美英占领区达到86,法占区达78,苏占区为68。
西方占领区在履行"非垄断化"原则的问题上,前后做法也有变化。战后初期,占领当局没收了克虏伯、弗利克、罗希林等公司的所有企业,以及鲁尔的全部钢铁工业和法本工业公司。1945 年底和1946 年8 月,英国占领当局又无视四大盟国共同管制德国工业的原则,把鲁尔的煤矿和钢铁工业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以后,三个占领区成立了“清理委员会”,准备着手解散银行业、化学工业和重工业三大集中程度较高的行业中的康采恩和卡特尔。然而,随着西方国家改变对德政策,美国代表在盟国各管制机构里发起了一场"什么是垄断组织?"的争论。西方占领区实行"非垄断化"的结果,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这三大银行被分成30 家银行,钢铁托拉斯、克虏伯、西门子、蒂森、麦尼斯曼等康采恩进行了改组,即从中分出一些新的股份公司,其中大部分股票仍保留在原业主手中。法本工业公司于1953 年被分散为赫希斯特染料公司、拜耳股份公司和巴登苯胺及苏打公司,但实际上这些公司之间联系仍很紧密。
1946年9月,美国占领当局颁布《关于向居民提供土地和关于土地改革》的法令,翌年,英国当局发出《关于分配大土地所有主的土地》的指示。西方占领区各地方当局根据有关指令制定了土改细则。然而,土改的结果,西方占领区的大地产基本上未受触动,1949年,占总数 55%的农户只占有10.9%的农业土地,占0.7%的大农场却拥有29.7%的土地。
四、苏占区的经济建设
在苏占区,发展经济是同经济领域内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在一起的。1945年7月,区内即开始组建国营银行网。同年9月,图林根州开始接管一切矿藏资源和矿山企业,以后其它各州也采取相应行动。10 月,苏军占领当局没收了纳粹积极分子、战犯、纳粹国家和纳粹党组织的财产,翌年经公民投票表决,这些财产转归德国地方政府所有。1947-1948年,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在苏联推动下,开始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1947年6 月,苏占区在统一社会党的倡议下成立了“德国经济委员会”,在苏联驻德军事行政当局领导下集中管理区内的经济事务。在该委员会的管辖下,加快了国有化的进程,私人经济的生产和销售逐步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商业和手工业方面的合作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945 年8 月,苏占区颁布了土改法令。法令规定没收战犯和纳粹党与国家拥有的土地,以及超过100 公顷(即250 英亩)土地的私人农庄。根据法令,苏占区共没收约11500个庄园,合计土地300万公顷。这些土地1/3交由公用事业机关使用(后来在这些土地上办起了500 多个“人民农庄”),其余的按每人5-8.5公顷分配给21万名农业工人和来自东方的移民,或者分配给少地的农民。
按照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规定,德国应向同盟国赔偿200 亿美元。其中苏联的赔偿要求,将以没收苏占区的资产和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除此之外,苏联还可在西占区拆运10%的机器设备作为赔偿,再拆运15%作为向西占区提供煤、粮、石油、木材等产品的交换物。美英和其他国家的赔偿则以没收西占区的财产和相应的德国国外资产予以满足。
战后初期,西占区付出的赔偿金约合51-64 亿美元。1952年以后,联邦德国又向其它国家付出约77 亿美元的赔偿费,以弥补1933 年后纳粹政权实行政治迫害所引起的损失。然而,西方占领区从1946 年5月起,即以苏占区不提供食品和原料为借口,停止向苏联提供拆迁的工厂设备。
至1948年初,苏联从苏占区拆走了1900家工厂,其中1700 家是完整的工厂。但是,工业设备尤其是精密机械在拆迁过程中损失严重,到苏联重新组装后往往难以达到原有的生产水平。从1946 年6 月起,苏联政府开始采用将赔偿企业就地收归苏联所有的办法,将213家较大的工厂改组成苏联的股份公司,这些企业约占苏占区工业生产能力的1/3。50 年代初,苏联股份公司的财产逐渐被民主德国政府赎回。
五、近代德国的工业化概况
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迟于英国约半个多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和农奴制(见普鲁士农奴制改革)的长期统治,直到19世纪30~4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产业工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98%。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机器大工业才逐步地确立起来。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依靠对国内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和对国外军事侵略及战争赔款,实现了大工业的迅速发展。
德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工业,工业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0%。重要的工业领域有钢铁、采矿、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航空航天、纺织和服装、食品工业和造船工业等。虽然国民经济逐年增长,但由于德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其能耗反而持续下降。
西德的各工业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传统工业钢铁,造船,采煤,纺织工业现都成为夕阳工业,产量和产值都减少很多,造船和采煤工业靠着国家补贴度日。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化工工业、电工电子业、食品工业成为德国的五大工业支柱,其销售额占整个工业的58%,就业人数占40%。虽然当年的西德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但它仍然反映了联邦德国的工业经济实力、对外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作为西方主要国家之一的德国,其工业结构尚需调整。汽车、机械制造、电子电气和化工是德国工业的四大支柱,其销售额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传统工业如汽车和机械仍在出口中占据主导,分别占工业出口总额的27.4%和和16.6%,信息技术则不足5%。汽车和机械制造这两个产业无论是投资回报率还是单位产出率都大大低于后者。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发展速度减缓。在西德属于高速增长的部门有塑料加工、有色金属、航天与航空工业、及电讯和数据加工工业。德国工业产品占世界市场的10%以上。
六、德国的主要工业部门
1.强大的汽车行业
德国是老牌汽车工业大国,他们有汽车业的“三驾马车”--奔驰,宝马和奥迪。德国汽车一直以来就品质不错,做工优良,外观具有典型的日尔曼特点,科技创新不停的推动着汽车行业的向前发展,德国一度成为欧洲的汽车大国。
2.机械工程制造
在制造业产量方面,机械工程行业仅排在德国强大的汽车行业之后。总体来看,这两个结构上各自独立、但却互相联系的行业代表着德国工业经济的双子引擎。
无论怎样强调德国的机械工程行业的在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性都是不足为过的。在德国的就业问题上,该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比其它任何制造业都要多,有873,000人从事于机械设备制造。这比德国电子工程行业和电子行业的就业总人数还要多。
为什么德国的机械设备制造商们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其中一个答案可以从弗劳恩霍夫系统及创新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ystems and Innovation Research)去年11月公布的研究报告中找到。这所座落于卡尔斯鲁厄市的机构在阐述研究成果时提到:“德国的机械工程行业之所以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原因在于它有能力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发特别定制的生产设施,并能满足质量、精密度和灵活度的最高要求。”该机构还发现该行业德国公司在客户需求至上方面显示了非同寻常的适应能力,这种能力也用来培育不懈创新的文化。
为了完成客户的订单,许多德国公司都在非常努力的工作。有些公司的订单量已经多到足够它们忙到2008年底了。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德国的机械和设备制造商们在2007年增加的新员工人数达到50,000人左右。
3.领先世界的德国机床生产技术
用单晶金刚石车刀或聚晶金刚石车刀对铝合金工件和其它非铁系金属及其合金工件进行镜面车削,不仅能 德国一直是世界机床技术先进、机床工业发达的国家。其机床生产比美国晚50年,但由于人员素质高,熟悉加工工艺、深入机床试验以及勇于创新,其机床技术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又赶上了美国,并于1969年实现了机床出口额居世界第一。1976年,德国的机床产值又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德国目前人口为8300万人,机床工业从业人员约7万,有300家企业。2000年机床产值73.3亿美元,出口额38.9亿美元,均居世界第二位。
德国政府重视发展工业,而发展工业需要装备,因此特别重视机床工业的发展,认为机床工业是整个机器制造业中最重要、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部门。在19世纪开始修建铁路时,法国政府的政策是买机床,而德国政府的政策是自己造机床。他们学习当时英、美的先进机床技术,并在世界上首先建立机床试验室,不断进行对比试验,加以改进。他们还派技术人员、工人出国学习。因此,其机床生产和机床制造技术进步很快。为发展采矿、动力、船舶工业,德国还逐步建立了一些重型机床厂,成为重型机床的生产基地。世界上许多最大的重型机床,如加工工件直径为6米的车床、12米的滚齿机、工作台5×29米的龙门机床、加工直径为25米的立式车床等,都是德国制造的。由于质量好、精度高、价格适中,致使德国生产的重型机床、大型精密机床及许多NC重型机床(如导轨磨床等)在国际上很有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府竭力加强机床工业的发展,如订立机床精度标准,更新产品结构,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电子相结合,发展各种NC机床,抢回丧失的世界市场。
七、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战略地位
1.坚持以人为本,本固叶茂
德国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提高人员素质,培养各方面的人才,特别着重于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在企业中,新工人必须经严格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坚持师徒相传,传授技艺。德国在发展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坚持强调“人”的作用,认为即使是计算机控制,管理整个生产过程、真正发挥创造性、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高素质的“人”。德国对机床设计、制造、使用技术精益求精,重视商业道德,处处为用户着想,设计出最佳机床,满足用户多方面的要求。
2.主机设计精湛,与主机配套的基础零部件、刀具、NC系统先进
德国的铸锻件精度高、质量好,金属切削机床与成形机床之比为2:1。在金属切削机床拥有量和产量中,粗加工机床少,精加工磨床多。他们特别重视刀具、砂轮的先进性、高质量使机床能充分发挥性能和效率。在主机设计上,技术精湛、结构变化较多,各类机床自成完整系列,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形机床的品种在4000种以上,特别是各种齿轮机床、刀具磨床品种更为齐全。
德国生产的、与主机配套的基础零部件、刀具、NC系统先进,并有多家名牌企业和产品。如生产液压件的Rexroth公司,品种、系列、规格齐全,80年代后期,我国多个厂家引进了该公司的产品并进行合作生产。Heidenhain生产的光栅尺、编码器、NC系统,其产品远销国外,目前美国、日本、瑞士、中国等许多闭环高精度NC均采用该公司生产的光栅。此外,Walter公司的刀具、Junker公司的刀具刃磨机床也均为世界闻名的产品。
3.深入系统科研,勇于开拓创新
德国高度重视机床系统的工艺、结构、零件、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与美国相比,德国更偏重于高、精、尖,与日本相比,偏重于应用技术。1907年,德国Zoewe公司创建了世界首家机床试验室,进行机床结构优缺点对比试验。其后,慕尼黑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汉诺威大学等均先后成立机床试验室,围绕机床生产和发展趋势进行课题研究,如激光发振器、激光机床、直线电机、直线电机机床及各种先进的高精、高效、高自动化机床等,并研究柔性生产、模块化设计,采用新技术,以降低成本,提高设备效率、开动率,提高机床可靠性及产品质量。
德国的科研机构、企业,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20世纪70年代,阿亨工大开发出了强力磨削机床,将加工效率提高了十几倍甚至几十位。之后又研制出了双主轴“全部加工”车床、倒立式车床,开发出了涂层刀具、CBN砂轮,使切削、磨削效率成倍提高,Walter公司开发出多种加工复杂刀具的先进NC工具磨床,极大地提高了不同复杂程度、不同批量的零件的加工效率。
有58%的德国机械工程公司使用了虚拟产品开发和模拟,比率要大大高于其他制造业。而且该行业半数以上的德国公司都同外部研究机构进行合作。2000年,德国信息产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虽居世界第三,但仅占5.7%,远远落后于美国(36.2%)和日本(1l%)。同年,德信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亦为5.7%,不仅与美国(8.7%)有较大差距,而且也低于西欧6.3%的平均水平。
八、德国工业的脊梁
德国出口的机械工程产品比其它任何国家都要多,包括美国和日本(该行业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最大出口国)。根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的数据,2006年德国制造的机械和设备赚取的外汇达到1230亿欧元。该出口额占该行业全世界贸易额的20%。而国内的销售情况同样喜人,2006年德国机械和设备制造商总共卖出了价值1670亿欧元的产品,相当于葡萄牙的国内生产总值。
所有这些产品都毫无疑问是德国人设计的,这些工程师也被《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描述为该行业成功的“担保人”,该报告还提到“在当今德国,全球工程领域的精英和技能员工携手合作来确保全球技术的领导地位。”该行业的迅速扩张同样反映在就业方面,德国的机械工程师数量过去20年中每10年就会翻一番。和过去几年受市场波动影响的其它周期性行业不同,德国的机械工程行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4年至2007年间,产量提高了30%,扩张的趋势还将在今年延续,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预计销售额将增加5%。如果2008年完成了预计目标,那就意味着德国已经实现连续5年持续增长。
德国生产的机械和设备70%销往国外,这个全国冠军行业对整个世界来说都举足轻重。在全球许多地方,德国机械工程都一直是行业的基准,代表了工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水平。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用德国制造的机械和设备来实现本国的工业进步。由于机械工程作为“脊梁”技术的重要性,设备和机械产品的买家们都坚持购买德国质量水平的产品。许多尝试过替代选择的人最后都发现高质量的唯一可靠来源就是德国。
创新为德国机械工程行业的成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一点也可从《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db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出来。该报告提到,2005年此行业的德国公司有近1/3的收入源于新产品的销售。根据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的结论,这些产品的多样性“在世界上无出其右者”。据估计,现在德国公司生产的机械工程产品据估计有一半是根据订单定制的。
研究报告总结道,这些公司成功的主要因素并非研发开支--它们的研发开支实际上是相对适度的,其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它们“将新生产开发理念的应用与研发资源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联系起来的能力。” 该机构尤其指出:绝大部分的“同步工程、虚拟现实、和合作开发工作正由德国机械设备供应商进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曾将生产放到低成本国家的德国工程公司现在又搬回老家了。在替代地区运营了一两年后,这些公司发现无法生产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质量的产品。就像《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指出的那样:德国工程公司的主要优势是在非价格竞争因素上。当“质量、可靠性、和创新性”就像在机械工程领域那样成为市场的关键要素时,仅仅为了减少名义劳动力成本就将生产迁往国外,实在是没什么意义。
2007年对于德国机械工程行业来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预计销售额能实现11%的增长。在美元持续疲软的情况下,对特定种类的产品如机床工具的需求却大幅增长。在2007年的前9个月中,德国机床工具的外贸订单就增长了29%。而国内对此产品领域的需求增长还要旺盛,订单量激增了35%。作为西方主要国家之一的德国,其工业结构尚需调整。汽车、机械制造、电子电气和化工是德国工业的四大支柱,其销售额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传统工业如汽车和机械仍在出口中占据主导,分别占工业出口总额的27.4%和和16.6%,信息技术则不足5%。汽车和机械制造这两个产业无论是投资回报率还是单位产出率都大大低于后者。
九、德国的环保技术世界领先
德国的环保技术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以18.7%独占鳌头。在欧洲,钢铁工业的环境保护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20世纪60年代初期,保护环境一般认为只是局限于限制工业对人们的影响。而现在,尤其是在“罗马俱乐部”协议(Club of Rome)的努力之下,环保的范围从节约资源延伸到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而后产生了应用中的工业过程和产品生产周期。整体来说,保护环境的所有途径都被视为是未来平衡发展的先决条件。
欧盟环境保护技术的情况,可以德国为例,更准确地说是杜伊斯堡的德国蒂森克虏伯钢厂(ThyssenKrupp Stahl AG),其粗钢产量约占德国总产量的35%。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的重点仍然是维护空气质量,在此目的下,进行除尘处理。由烟囱处取样获得的除尘水平看,今后的除尘主要是控制粉尘扩散和减少细小微粒的排放。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的关键策略就是循环利用,它能起到与环境协调一致的作用,能够解决相关工艺中需要的大量的原料问题。德国的蒂森克虏伯钢厂(ThyssenKrupp Stahl AG)现在炉渣的综合回收率水平已接近95%,其中冶金渣的回收利用率尤为突出。在德国,高炉渣利用率达到了100%,同时炼钢渣的利用率也超过了90%,每吨粗钢的耗水量也控制在100 m3的范围内。大量的努力不仅保证了有效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工序,而且冷却水的利用也保证了新水的补充率降低到每吨粗钢15m3左右。
污染控制除与主要环境即空气、水和土壤有关外,已扩展到回收过程再利用的水平,更多地重点渐渐地放到相关产品的环境保护。产品和原料却日益受到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重点检验,有点与环境协调性标准相反。组织机构的环境保护手段包括环境管理系统的认可、生态平衡、政府部门的自愿协议以及提高公众的信息、教育水平。欧洲的钢铁工业,当然也包括德国,都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工业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处于同等地位。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超薄板汽车用钢项目,这个与产品相关的研究引入了35家合作厂商共同研究一个比目前传统的汽车车身更结实、更轻的项目。欧洲钢铁厂家的联合合作已经成功研究出应用于烧结厂的减少二恶英(dioxin)排放物的吸收工艺。用褐煤焦尘作为吸附剂,已能够平均减少排放物大约70%。很可能2003年在杜伊斯堡的ThyssenKrupp Stahl AG将被授权建全世界最先进的焦化厂。在这个项目过程中研究出的主要部分成果,例如低尘低烟煤湿熄法和减少PAH排放物的单室压力控制系统,会恰当地应用于新的工厂。另一个主要进步是ThyssenKruppStahl AG研制的Hamborn OxiCup竖炉,它有湿法冶炼和排除含铁残渣的功能。此技术预计成为回收利用铁水和钢产品中产生的粉尘和泥浆这一难题的解决方案。德国尤其显示出环境法规的落实正开始对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起到不利影响。
未来的经济技术条件需要合法的体制来治理环境保护,既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又要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十、德国的信息产业
2000年,德国信息产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虽居世界第三,但仅占5.7%,远远落后于美国(36.2%)和日本(1l%)。同年,德信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亦为5.7%,不仅与美国(8.7%)有较大差距,而且也低于西欧6.3%的平均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电信、和新媒体为主体的德国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已成为德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然而,德国的信息产业总体上仍落后于美、英、和北欧等信息产业领先的国家。德国新经济发展迅猛,但总体水平相对落后。
十一、其它
德国也是船舶生产大国,在日本、韩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四。此外,德国的重点工业部门还有:钢铁工业、精密机械和光学工业于矿业、纺织和服装工业。